阿姆斯特單車輪迴檔案

  • 行動紀錄/雙頻錄像
  • 14:37
  • 2007
預覧
這是預覧版本,點擊重新觀看

如果住在阿姆斯特丹這城市而沒丟過單車會是一件奇怪的事,然而對於住在這裡的人來說這並不是個問題,你可以輕易地以10歐元在街上甚至在二手店裡買到一輛偷來的車。 故事就是如此開始,有人買了一部新車,有天被人偷去拆解組裝再賣給另一個人,如此這樣的循環構成了我們眼前所見的單車交通系統,許多在路上跑的單車都有可能是輛剛被偷來又被買走的贓車,或者是經過無數次拆解拼裝,已經無法辨識原來樣貌的單車,在這樣的社會系統下人們該怎麼面對與反應當自己的單車有一天也被偷走的時候?是要去店裡再買一台(也許一樣是贓車或者等著被偷),還是乾脆直接在路邊物色(借或偷)一台別人的。

這些被偷來的單車迅速地消失在這個循環的系統裡,警察永遠趕不上這個快速有機的循環系統反而無意間成了一個默許的共犯結構,監督防竊系統只是凸顯了這個結構的牢不可破,也許每次警察在路邊抽樣臨檢的結果可能都會是:每台受臨檢單車的部份都可能是某輛失竊單車的一部份而有著極高的相似性,每輛單車的身分如同人們默許這樣的事實伴隨著日常生活起伏而發生一樣地模糊不清。這城市裡多數的單車都參與了這場拼裝拆解、買了被偷、偷了又賣的輪迴,沒有人可以百分百地說他的單車不是贓車,換言之,在單車被偷、拆解、轉賣的過程中,所有參與其中的買主賣家甚至警察監督系統都促成了這個共犯結構的茁壯。

為了證明上述這套系統的運作,我做了一個社會實驗並重新演繹這個每天都在這城市發生的事,我設計了一套方式要請警察與小偷幫我偷車,展示這個社會系統裡相互對立的兩個極端在這個單車失竊與循環案件裡彼此合作的可能,影片裡即將被偷/拆解的單車都是經過事先安排好的,警察與偷車賊並不知情,偷竊的行為成立但並不構成偷車的犯罪事實。

共 4 張

聯展 

2008 「砍錯Z」,In 89 豪華數位影院 B1,台北,台灣

2007  「開放工作室 2006 Rijksakademie」,Rijksakademie,阿姆斯特丹,荷蘭